People Value Calculator
這個「價值計算器」設計背後的原理和邏輯是基於先前對「個人的價值」進行的研究。這個「個人的價值」研究試圖了解一般社會大衆在衡量人的價值時會考慮的因素。
這項研究收集了大眾在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時會考慮的因素,後來將相似的因數合並歸類分為九個不同的類別。這些類別包括「個人特質」、「道德觀」、「財富」、「社會貢獻」、「社交關係」、「公共形象」、「能力」、「教育程度」和「實際行為」。
「個人特質」類別涉及正向的個人特質,如耐心、善良、善於溝通等特質。
「道德觀」類別涉及一個人的信仰、思想和意圖的道德觀。
「財富」類別涉及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,如金錢、房子、汽車等等物質方面財富。
「社會貢獻」類別涉及對社會的正面貢獻,例如清理垃圾、照顧老人、在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做志工等等。
「社交關係」類別涉及一個人在建立和維持正向的人際關係方面的能力。
「公共形象」類別涉及一個人在社會中擁有或享有的正面形象。
「能力」類別涉及一個人在其主要專業領域的技能水平。
「教育」類別涉及教育程度和資格。
「行為」類別涉及一個人是否以社會期望的方式行事,例如禮貌、遵守規則和法律、尊重他人等。
在此「個人的價值」計算器中,這些類別被賦予不同的權重,每個權重的計算依據為:
(該類別在研究中所得到的答案數)/(總答案)*(該類別中得到的分數)
原先研究得到回饋總共有 82 個答案,各個類別的答案數則是 19, 14, 10, 10, 9, 8, 5, 4, 3。因此,「財富」因素的給定分數的權重將佔個人衡量總判斷的12.195%(10/8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