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奶奶的傳記

Made by: Zoey

H奶奶和我的和照

H奶奶出生在日治時期的一個平凡但很幸福的家庭,今年83歲。爸爸是從日本過來的,媽媽是一位家庭主婦。H奶奶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妹妹。後來H奶奶的爸爸因為日本戰敗的原因回去了日本,留下H奶奶的媽媽一個人照顧小孩,由於H奶奶的奶奶覺得女生沒辦法自己照顧好孩子所以就幫H奶奶找了新的爸爸。由於H奶奶的媽媽再婚所以就多了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。

在小學時代的H奶奶是一位聰明又很聽話的好學生,在班級裡也是成績很好的學生,也擔任過”班長”。由於H媽媽覺得學習是很重要的所以全部的兄弟姊妹都有去學校。在1941年日本規定了小學入學年齡限制,實行小學6年政策。 那時候他們已加入了很多課成,比如日語、英文、唱歌……等等。

日治時期台灣的學校. (2022). In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.

在H奶奶上小學的時候日本人已經離開台灣了,因此沒有接受到太多的日式教育,也沒有學過日文和英文。H奶奶從小就很懂事,每天都要接弟弟妹妹們放學,回到家後就馬上寫功課,寫完之後就會幫助媽媽分擔一點家務,有時候會照顧弟弟妹妹,有時候幫忙做家事,過年時H奶奶還會把自己拿到的紅包給媽媽,嘗試減輕媽媽的負擔。由於以前人沒有塑膠玩具所以大家都玩彈珠。但是H奶奶的家不讓女孩子玩彈珠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家事。

以前人認為女孩子不能做體力活。過去大部分的女性性工作更像是服務大眾。 許多女孩喜歡的工作是百貨公司服務小姐。 女孩喜歡做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薪水更高,而且人們認為她們看起來像巨星。

女性職業 (2014, November 11). CitiOrange 公民報橘.

H奶奶長大以後選擇去“士林電機”上班,由於H奶奶只有國小學歷的工作方面沒有太多的選擇,所以只能幫忙“士林電機”送文件,後來因為“士林電機”需要一位會計師。所以H奶奶的同事就問H奶奶要不要去學習會計,H奶奶就跟公司說她可以去試試看,之後H奶奶早上工作,晚上學習。以前人很少有女性會成為會計師,因為通過考試非常困難,而且學歷也不夠高。

透過H奶奶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女性地位在台灣社會中的成長。台灣、中國男人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家庭的中心。男孩子要賺錢,女孩子要顧家做家務。此外,女孩子必須聽丈夫的話。過去,男孩可以在學校學習,而女孩不能。

傳統女性顧家 (n.d.). Retrieved 17 November 2022

H奶奶的家庭也是如此。H奶奶從小就要幫忙父母分擔家務和照顧弟弟妹妹們,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的是H奶奶的媽媽有讓每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機會。以前的人覺得女生越早結婚越好,所以有的時候女生沒辦法自己選擇自己的丈夫,而是由父母選擇。H奶奶也沒辦法選擇自己的丈夫。雖然婚姻不是十分美滿但是他有一個非常孝順、愛她的女兒。如今的社會已經不一樣,在民國86時政府成立任務編組的「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」開始提倡男女之間的平等。後來政府也有成立法律來保護女姓,像是經濟權利或生命權(economic rights or the right to life)。這兩項法律可以幫助女孩在家庭和工作中享有平等的權利。H奶奶是婦女權利的先驅。

H奶奶的女兒現在每一天都開車會帶H奶奶去大同日照中心學習。H奶奶不僅熱衷於學習還很喜歡樂觀開朗,而且每一天都過的很開心。

  • zoey-lin-partner-chinese-bio.txt
  • Last modified: 2023/01/30 18:00
  • by zoey.lin